首页_利澳注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_利澳注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一批好点子正在涉农各区市落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4-04 20:54    文字:【】【】【
摘要:一批好点子正在涉农各区市落地 绿意盎然的新果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设施农业、正在硬化的通屯、通产业区道路在我市一些低收入地区群众的眼中,这一切都意味着好日子的开端。

  一批好点子正在涉农各区市落地绿意盎然的新果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设施农业、正在硬化的通屯、通产业区道路……在我市一些低收入地区群众的眼中,这一切都意味着好日子的开端。

  到2020年,我市将帮扶128个村的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达到当前大连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以上的水平。5年内确保128个低收入村全部脱贫摘帽,这不是能轻易实现的“小目标”,而是一块紧迫艰巨的“硬骨头”。该如何打赢农村扶贫这场攻坚战?记者近日跟随市农委扶贫处工作人员深入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低收入村,对一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探访。

  普兰店区沙包镇奎兴村小吕店屯后山,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纵横重叠的沟壑之间,栽种着苹果、榛子、大豆、糜子等作物,微风吹来,连片的作物仿佛一片波澜壮阔的绿色海洋。“如果春天来,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花海,像花果山一样。”奎兴村村委会主任安万田说话时,脑海中仿佛又闪现出那幅美丽的画面。

  一年前,在附近百姓眼中,是一个个杂草丛生的荒山头。但在安万田眼中,只要转换好思路,这里可以再造一片“花果山”。“我去大梨树村参观考察过,发现两个地方的地貌特点相似。”安万田告诉记者,这里山连着山,沟挨着沟,无法种植其他作物,只能种苹果。经过几十年的种植,山上的苹果树品种落后,土壤板结,产量低下,最后苹果树都被百姓砍伐,山头也就此撂荒。去年扶贫工作展开后,村委会首先将于东、于西、小吕店等屯的1600亩老残果园列入改造范围,利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栽植新品种果树10万多株。

  采访时,正在收割糜子的农户孙大哥说:“现在我们有合作社帮忙种果树,在果树结果收益前还能种大豆、糜子经济作物。将来果园还会配套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对今后的好日子充满期待。“安万田介绍说,除了老残果园改造,该村还制定冷棚、养牛等项目来带动低收入群体致富。

  “一个低收入户建一个大棚,一年收入几万元就脱贫了;一个合作社带起一片贫困户,这一片就脱贫了;把一个低收入村建成精品专业村,就脱掉了低收入村的帽子。”普兰店区副区长汪家林表示,经调查,普兰店区共有43个低收入村45919户(149367人)。为尽快帮部分群体脱贫,普兰店区委区政府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行“1棚”带“1户”、“1社”带“1片”和“1品”带“1村”的“1+1”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共为低收入村规划扶贫开发项目168个。目前沙包镇奎兴村、乐甲乡庙岭村果树发展项目,沙包镇沙包村、吕店村大榛子项目,星台镇韩屯村露地桃项目,四平镇顾家村设施农业项目,墨盘乡王山头村、双塔镇永宁村农业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形成低收入村的致富项目。

  在瓦房店市太阳街道办事处王店村,很多村民都熟悉4月份才到村里的“外村人”刘梁善。因为自从刘梁善来后,几乎每天都为村里扶贫的事四处奔走。按照市扶贫办“七个一”的要求,瓦房店市水利局在王店村派了一支驻村工作队,刘梁善就是其中一员。

  刘梁善说,王店村毗邻大连市级水源保护地东风水库,历经三次水库修建,三次移民搬迁,村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都被水库淹没。“耕地稀少,受水源保护地限制无法引进产业,导致该村低收入群体较多。”扶贫工作开展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后,确定了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特色困难群体帮扶、教育、慈善等15个方面的27个扶贫项目。对于村中45户(86人)低收入群体建档立卡、采取一人一策的帮扶措施,目前已通过民政局、教育局、残联、慈善总会等部门解决低保、学费、危房改造等问题;对口帮扶单位亿达集团还将在王店村建立“扶贫公益基金”,对困难户进行资金直接帮扶和项目帮扶;8月初,上下赵沟果树小区建设灌溉引水天池完工,解决该区域2000亩果树灌溉用水问题……在“八方支援”之下,王店村有望在三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通过五次统计筛选,瓦房店市共有38个村、1875户(3958人)的低收入群体。“帮这部分低收入群体脱贫,是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瓦房店市副市长孙忠铁告诉记者,瓦房店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双组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每个村一名副市级以上领导定点帮扶,数百家单位参与扶贫共建的措施,形成“市、乡、村+委办局”联动扶贫工作机制。

  “低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区域,产业主要是果树和蔬菜大棚,今年我们重点围绕低收入村主要产业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孙忠铁告诉记者,今年瓦房店的扶贫目标是投资2000万元完成产业扶贫项目15个,帮助1000~1300人脱贫,争取在2019年(比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的2020年”提前一年)实现低收入人口全面脱贫。

  秋日下午,艳阳高照,庄河市蓉花山镇东义村的村民邱模珍却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他正忙着为自家新建的大棚接上滴管。“等大棚扣上膜,就栽上第一批草莓苗了。”虽说村里有很多草莓种植户,今年44岁的邱模珍却是第一次种草莓。因为父母患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导致家里一贫如洗,邱模珍只能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在外打工不容易,离家在外不说,工资也不稳定,我想扣大棚,但没有本钱。现在好了,扣大棚政府有补贴,村里帮忙。”东义村村委会主任鞠芬杰说,为了解决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不强问题,村里计划为67户低收入群体发展112亩草莓大棚,每一亩大棚政府补助1.7万元,“如果还有家庭出不起钱,村里还会帮忙想办法贷款。”

  与东义村发展设施农业不同,庄河市太平岭乡太平岭村的整村扶贫开发项目另辟蹊径,这得益于村中的企业——大连汇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助推:公司提供40个设施化菇车间,采取生产+培训的方式,有偿低费租给低收入户进行滑子蘑种植,按年种植滑子蘑5茬计算,全村213户低收入户在一年内可全部完成参与生产,并且每茬蘑菇可净收入5000元~9000元。低收入户掌握技术和累计资金后,也可自建冷棚生产车间,一年收入可达2.5~4.5万。整个过程中,村委会都给予补助:生产车间生产,每块菌块补助0.5元;自建冷棚,每块菌块补助1元,而且公司每年会以4.5万~6.5万保底收购。“这个项目投入低、强度小、有保底,一旦学好技术,低收入人口一年内可以实现脱贫。”村委会主任刘志仁对此信心满满。

  庄河市副市长苏长忠介绍说,庄河有55个低收入村、17.67万低收入人口。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庄河市目前已确定了15个低收入村设施农业、食用菌、大榛子等主导产业项目,第一批5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抓紧实施;为低收入村修公路117.1公里,屯内硬化路50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资金9000多万,在42个低收入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市县两级定点帮扶单位已落实帮扶物资、资金530万余元。

  荒废的土地开始引进新产业;曾经的荒山也成了最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理想场所……两天的时间里,记者所到之处,所见所闻,处处“攻城拔寨”,个个奋勇争先,一批好点子正在实施,一批好对策正在实施,一批好典型正在推广,脱贫致富的梦想,并不遥远。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