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利澳注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_利澳注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天富注册]\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1-21 07:06    文字:【】【】【
摘要:首页\[天富注册]\首页 园艺学总是让大家直接联想到打理庭院与鲜花,其实那是比较狭义也可以说是片面的对园艺的一个理解,真正的园艺不仅包含着观赏植物的栽培,也有果蔬的繁殖

  首页\[天富注册]\首页园艺学总是让大家直接联想到打理庭院与鲜花,其实那是比较狭义也可以说是片面的对园艺的一个理解,真正的园艺不仅包含着观赏植物的栽培,也有果蔬的繁殖,并且其中交叉着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植保等,并且未来的就业发展也并不只是农资公司苗圃这种去向,考研很重要,学校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所以下面我们就围绕院校选择,考研难度,就业前景等问题深入剖析该专业。

  园艺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

  中国是世界园艺大国。蔬菜、果树和花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年园艺作物栽培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15%,而园艺产品(含茶叶)产值约为7 000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近20%。2005年园艺产品出口额为71亿美元(含食用菌),贸易顺差为63亿美元。园艺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约有1.7亿农民直接从事园艺生产。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蔬菜收入就达37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因此,发展园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巨大,不仅是保障城镇居民对副食品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改善和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出口贸易中,园艺产业是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之一。

  在中国设立的重大科技计划中,如“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国家新技术引进计划以及一些省、部级重点研究计划中,都列有与园艺作物有关的研究课题,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用于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有4个与园艺作物有关的专业研究所,在全国32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设有园艺(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研究所(室),32所大学设有与园艺学相关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事园艺学研究的科技人员约5 0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园艺学会是由中国园艺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30年。学会下属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西瓜和甜瓜4个专业委员会。注册会员4 300 余人,团体会员单位39个。编辑出版学术期刊《园艺学报》,一些地方性学会或会员单位亦编辑出版相关的技术或科普型刊物。

  中国果树学科发展迅速。种质资源研究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育种规模逐渐加大,一些现代育种手段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果树作物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等取得快速进展;以果实套袋为代表的新的栽培技术普及迅速,效果显著。光能利用、水分生理和果实品质发育等果树栽培生理研究重新出现生机。以春提早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

  培为代表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逐渐成熟,迅速普及;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逐渐深入;果品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果汁、制罐等果品加工业快速崛起,迅猛发展。

  中国蔬菜学(含蔬菜作物、食用菌、西瓜和甜瓜)应用技术及应用理论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和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细胞工程、分子育种等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在日光温室等保护地和中国特有的珍稀蔬菜的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应用技术研究中,更重视蔬菜生产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关注蔬菜学科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基础性研究逐步得到加强。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花卉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配套的花卉生产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中国花卉业正由传统的花卉生产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转化,对新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产品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科学技术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观赏园艺种质资源研究基本还处在调查、搜集和整理阶段;已经培育出一批实用的新品种,但在实际花卉生产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所占比例较低,从国外引进品种的占有率较高;已经研究推广了主要观赏园艺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但对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整合研究重视不够,导致花卉单产和质量与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05-2007年度园艺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2005~2007年选育出20种果树的新品种67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砧木资源圃、新疆、云南名特果树、东北寒地果树资源圃进一步充实完善,保存近万份果树资源;建成世界基因型最多的柑橘离体材料库;果树高效设施促成栽培或延迟采收技术迅速推广应用;果树栽培管理逐步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对果树发育生理、营养生理、生态生理(包括逆境生理)、栽培生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在柑橘细胞工程育种、柑橘加工新技术和荔枝花芽分化、品种的RAPD分析和采后生理、果实发育和裂果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突出;组培快繁技术普遍应用于工厂化快速育苗实践;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初步进展。“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柑橘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蔬菜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体系已基本建成,并开展了资源创新研究;育成200多个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或适宜保护地栽培,或适宜作加工用的专用新品种并推广应用;白菜、甘蓝、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获得突破并开始规模化制种;蔬菜常规育种技术已开始和生物技术结合,小孢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用于优异种质创新,已构建了主要蔬菜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一批重要性状的相关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获得了标记;蔬菜保护地栽培已经形成了多种设施类型的,适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周年配套设施栽培生产体系;采用农艺技术、生物和物理措施等组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在蔬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研究方面也有新的进展;蔬菜产品品质的检测体系不断完善。2005~2007年获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传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荷花、月季、兰花等的野生分布、品种类型、育种价值,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分类系统;已经建立了牡丹、月季、梅花、菊花等花卉的种质资源圃;利用转基因技术对主要花卉植物菊花、草原龙胆等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并在花发育基因的克隆和转化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了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等的设施栽培技术、球根花卉的复壮技术、脱毒快繁种苗生产技术、花期调控技术等,已用于一些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出了鲜切花的“冷链”流通技术体系与措施;研究了观赏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园林绿化中观赏植物配植的模式,定量研究了观赏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2007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关学科发展相比较,虽然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丰富,但对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尚欠深入、系统,果树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果树育种投入的技术力量较多,育种规模大,但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吻合程度不够,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狭窄,因此育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良品种少;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衔接不够;果品商品化处理、保鲜和加工方面研究的工作基础、设备条件和队伍素质与世界平均水平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有待深入,如对果树良好农业规范(GAP)、果树生产综合管理(IFP)等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相关研究有待加强;果树生产机械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引进和创新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明确,与蔬菜学有关的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有长期稳定的支持,因此,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进展迅速,能为企业等单位持续不断地提供新材料、新种质、新技术,所以能不断推出具有不同特色和明显市场优势的品种。中国应用基础研究薄弱,育种材料创新和基因定位、分子育种等高新技术研究滞后,所以育成品种的相似系数高、育成的突破性品种少。发达国家着力发掘、提高设施蔬菜作物的生产潜能和对栽培环境的调控能力以及对水、肥、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设施蔬菜研究的重点并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中国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单产低,品种的种性优势不高,连作障碍时有发生。所以,因地制宜地研究并开发有创新性、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设施蔬菜关键和配套技术是当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发展综合生产与保护(IPP)技术系统是国际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IPP的核心是基于农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而中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依赖于化学农药,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全程监控技术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花卉种质资源研究,重视商品品种育种中的关键性花卉种类、新花卉的研究与开发。中国在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进行开发推广的研究工作非常少,可用于花卉生产的野生花卉不多。国际上分子育种已经在植物花色、花型和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抗性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许多观赏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已获得了转化体系和转基因植株。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变异组合,有望在近期获得上市的转基因花卉。中国花卉育种仍主要靠常规杂交育种、系统选育育种,育成的良种较少,许多重要的切花、盆花多为国外品种。将温室环境控制、肥水灌溉及温室生长的实际情况(图像、录像)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可实现花卉生产的异地诊断和异地环境控制。这种技术是将花卉生长监控及生长环境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耦合在一起的现代化花卉生产技术,代表了国外现代化花卉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中国研究人员虽然已经进行了现代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示范,但因相关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缺少成套技术的组装,所以花卉生产基本还处在经验层面。

  再给大家发一下考区的划分,大家看一下自己属于哪个区域的考生,这也是和你考研难度挂钩的。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园艺是属于农学中植物生产类的一个专业。园艺主要是教会人们如何对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进行栽培与繁育的一门技术。

  园艺和农学的区别在于,农学做的是大田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理论、新品种、栽培、耕作制度的研究,园艺研究的是果树、蔬菜、花卉的理论、新品种培育与栽培、耕作制度等。

  园艺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有观赏园艺、花卉与景观设计等。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各校开设的课程也有所差异,其中核心课程有植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观赏树木学,等等。

  园艺专业基础课中会涉及很多化学类的课程,对化学有兴趣的同学学习起来会比较有优势。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栽培、育种、经营、管理及庭园绿化设计与施工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有很多跨专业新手不明白园艺和园林区别在哪里,其实园林和园艺由于名字相近,很容易让考生将两者相混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专业。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园林偏重景观设计、绿化等,而园艺侧重植物养护栽培。而园林是培养园林设计师的专业,主要学习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知识,用植物来营造怡人的绿色空间和美好环境。由此可见,园艺专业和园林专业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园艺学就业率较稳但薪资不高却是现实。园艺行业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就有在温室中栽培、种植名贵花卉、果木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园艺产业不断发展,现代园艺为各种科学技术提供了应用领域,园艺产品也已成为完善人类食物营养及美化、净化生活环境的必需品。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园艺产业更具有劳动、技术密集的特点。园艺产业的就业率和毕业人数相对稳定,在理科专业中女生的选择比例也是比较多的。但相对于国外的园艺行业而言,我国园艺行业产业链还不够成熟,毕业生会面临就业面相对狭窄、待遇偏低的问题。工资分析图如下:

  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园艺专业属于薪资较低的专业之一。但是随着环保绿化理念深入人心,花卉、绿植、有机蔬菜等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主要就业领域:一般的园艺专业对口工作单位都位于城市边缘,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辛苦,工资也不高。如果毕业生能够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学到真本事,将来自己承包花圃、苗圃、果园或开创园艺公司的还是比较多的。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园艺作物生产公司,包括种子、种苗、切花、盆花生产企业和苗树公司等。主要从事园艺作物的繁殖、栽培工作。

  3.园艺作物应用公司,包括园林设计和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园艺作物的植物造景、绿化工程施工以及苗木养护工作。

  4.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中央和地方隶属的林业局、园林局、绿化管理处、各级公园等。

  值得肯定的是,都市农业离不开园艺技术,农民脱贫致富更离不开园艺技术。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逐年加大,各级农业、林业企事业单位对园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近几年,能讲本地方言,能直接与农民交流的园艺专业技术人才,成了非常稀缺的人才。由于受到就业需求的拉动,园艺技术成了很热门的专业,专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园艺学研究生主要就职于园艺领域的技术与管理部门。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 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浙江大学园艺系成立于1927年8月。1952年9月18日,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方案下达,将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三校园艺系的师生并入浙江农学院园艺系。

  在师资力量方面,全系有教学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教学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27人,占64.3%。国家百千万工程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1 人。列入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2人、二层次6人。

  现有蔬菜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果树学科为省重点学科。有一级学科园艺学博士点授予权和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有蔬菜学科、果树学科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和学校自主设置观赏园艺学博士点,以及蔬菜、果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3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建有“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园艺系的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三个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学院设有果树、蔬菜、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观赏园艺4个教学系,1个实验室中心;1个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中心,1个国家种质资源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创新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所);20个专业试验示范站(基地)。学院拥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及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设施园艺学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果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果树学、蔬菜学、茶学3个陕西省重点学科;有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园艺学”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B+”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双聘院士3人,外聘讲座讲授1人、客座教授33人、兼职教授8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部级各类人才27人。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下设果树系、蔬菜系、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园艺植物研究所、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园艺政策经济研究中心。园艺学科于2000年成为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园艺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涵盖果树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二级学科。其中,果树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点;蔬菜学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此外,学院还具有农业硕士和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级学科“园艺学”荣登“A+”。

  园艺学院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7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科奖励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2名;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入选者1名;北京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5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者 3名;北京青年英才计划获得者2名;1位教授兼任国际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根据学科性质和产业需求,园艺学科形成了园艺植物发育生理与品质调控、设施园艺与高效栽培技术、园艺作物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园艺产品保鲜与采后技术、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和城乡绿地规划与园林设计等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园艺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和境外合作项目110项,到帐科研经费总额达15348.8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0项。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303篇,其中IF大于5的论文56篇、IF大于9的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CSCD收录论文359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65部,译著4部。审定园艺作物新品种23个,农业部、林业部植物新品种授权1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规划设计软件著作权1项。

  在教学硬件方面,园艺学院承建有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调控”和“花卉发育生物学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苹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7个省部级教科平台。

  园艺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高级园艺人才培养机构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国立东南大学园艺系(1921)和金陵大学园艺系(1927)。学院现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学、风景园林学、茶学、中药学、设施园艺学)和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农艺与种业、风景园林、中药学)。园艺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园艺科学与应用”在“211工程”三期进行重点建设;“园艺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入选了江苏省优势学科A类建设。蔬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果树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54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0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4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4人。现有农业部“农业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农委创新团队3个。现有在校生2069人,其中本科生1272人,全日制研究生774人,留学生23人。学院建有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梨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国家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10余项。学院教授担任主编、与Nature出版集团于2013年合作创办全英文国际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2017年中科院分区影响因子3.368,位于园艺类Q1区,被评为TOP期刊( 即Q1区期刊中的顶尖期刊)。

  科研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日本千叶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田纳西大学等设有“3+X”培养计划,重点支持学生留学访学、创新创业活动。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设立的奖助学金有:厚德奖助学金,棕榈园林企业奖学金,宏旭达企业奖学金,江苏山水奖学金,金埔园林企业奖学金等。

脚注信息